世界热讯:消费金融行业发展预测 预计2025年底市场规模将增至约28万亿元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证网 2022-12-13 16:05:52

消费金融是指消费金融公司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优势。


(相关资料图)

个人在消费时如果使用个人支票或信用卡来支付,那么这就是消费金融行为。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代缴水电费、代收货款的服务,让客户可以就近在住家或上班地点的分支机构缴纳其公用事业费,金融机构不仅不收手续费还会产生资金留存的收益,而消费者则会通过金融机构的便捷服务提高生活质量,这就是很典型的消费金融。消费金融的范围可囊括个人所有的收入来源及开支去向,因此我国消费金融创新业务拓展的空间广阔。

近年来,消费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以此推动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招联金融为例,基于自研的“AI智慧大脑”、大数据深度挖掘的“风云”风控系统,发挥金融技术优势,以智能化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快速、安全的服务。到2021年底,招联金融的注册用户已突破1.5亿户,且2022年上半年招联金融APP月平均活跃度超362万户,月活居消费金融行业第二位。再看马上消费,2015年成立当年就自研了金融APP,到2020年,仅用5年时间就实现注册用户从零至1亿突破,2022年马上消费的注册用户已突破1.6亿户,且上半年“安逸花”APP月平均活跃度近1000万户,月活居消费金融行业第一位。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随着消费金融公司的不断增多,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传统消费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和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如电子商务平台、分期购物平台以及网上借贷平台等都取得了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5246.49亿元,行业发展进入强监管事情,市场规模增速减缓。

预计2025年底市场规模将增至约28万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专利作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核心资产。从消费金融行业已公开的专利申请来看,截至2022年9月16日,消费金融公司专利申请量共1085件,包括发明1011件、实用新型3件、外观设计71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93.2%;发明专利共授权251件,驳回及撤回64件,发明专利授权率为77.2%。

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正经历“三重升级”:一是存量业务端,作战地图升级。对客利率下行、利润压降带来业务模式和客户区间变化,消费金融企业需加强精益运营能力。

二是新型模式端,价值分布升级。市场将迎来业务模式重构和参与主体格局的重新布局——“交易层”科技主导的参与主体技术溢出下探至“服务层”和“技术层”,并以科技服务输出反哺“交易层”金融参与主体;消费金融价值链上涌现出全能型、多元精品店型、专家型的“玩家”。

三是资本市场端,估值逻辑升级。估值逻辑随战略选择演变,如部分消金参与主体从注重技术外溢和商业化的科技企业,转型为将金融和科技业务分离的新模式,其估值也存在上行空间。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此外央行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17.08万亿元,同比增长5.4%。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升,不乏消费金融的支撑。麦肯锡报告认为,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将保持稳健发展,预计2025年底市场规模将增至约28万亿元。

银行、持牌消金、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纷纷入局,将在利润压降、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重塑市场格局。面对新的竞争态势,消费金融参与主体需平衡规模增长和盈利能力、孵化新增长引擎以及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这些既是挑战也是优秀企业进行弯道超车的契机。同时,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明确自身战略,通过精耕细作、做宽赛道、修炼内功这三大主题,立足长远,赢得竞争。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 市场规模 金融机构 发展前景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