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5年中国机器人密度将翻倍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预测
预计2025年中国机器人密度将翻倍
(资料图片)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机器人密度也在逐年提升。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为每1万名员工246台。
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是ABB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研发和制造中心所在地,在2021年,中国占ABB机器人和自动化收入的29%,他们认为这个比例还会继续增长,因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之一,仅仅在2021年中国就已经占了全球机器人安装总量的51%。“预计到2025年中国机器人密度将翻一番。”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据有关机构统计,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超300台,比2012年增长约13倍。
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通用设备,分为多关节机器人、协作机器人、Delta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四大类。按其用途,又可分为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加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等。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预测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特别是锂电、新能源汽车等巨大的行业需求增量下,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明显增长态势,行业整体景气度上行。
目前,汽车制造业和3C行业仍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下游应用,合计占比近50%。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火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国内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与1-4月相比,增速提升0.8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5百分点。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可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三大方面。从成本看,上游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最高,占到整体生产成本的60%以上,是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
但目前大部分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特别是最重要的三大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的国产化率分别仅为36.53%、24.50%、31.20%。
目前,搬运与焊接依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自主品牌机器人在加工、焊接和钎焊、装配及拆卸、洁净室、涂层与胶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均有所提升。
其中,搬运和上下料作为首要应用领域,2019年销售6.2万台,在总销量中的比重提高至43.06%;焊接与钎焊机器人销售3.4万台,占比为23.61%;装配及拆卸机器人销售2万台,占比为13.89%。
行业发展潜力较大,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和汽车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相比日本、德国的差距已逐渐缩窄,但仍有一段距离追赶,未来上升空间巨大。 “机器换人”计划加速,国产替代持续进行。国家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示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自动化升级的重要环节, “机器换人”计划将加速进行,行业将得到飞快发展。另外,产业链国产替代进展加快,上游核心零部件和中游工业机器人本体涌现如汇川技术、绿的谐波、埃斯顿等优质企业,国产替代进程将持续进行。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