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中国新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2022
新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新材料“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将继续推动新材料产业保持快速的发展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将稳步增长,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超过6万亿元。
新材料是指在传统材料基础上进行性能提高或使其具有新功能的材料,还可以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功能的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具有高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
(资料图)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1万亿元。预计2019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48万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15%,2023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73万亿元。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弹性等机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 (金属玻璃) 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电、光、声、磁、热等功能和物理效应。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中国正处于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转型阶段,全球高新技能产业快速发展和制造业不断升级,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驱动着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在新材料应用最广泛的建材领域,新材料产业产值占比已由2014年的14%增至2020年的近20%,先后培育出碳纤维、风电叶片、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显示玻璃、石墨烯等多个数百亿元产值的产业,以及特高压陶瓷绝缘子、蓝宝石衬底、闪烁晶体、气凝胶等数十亿元产值的产业。
新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新材料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中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材料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的稳步推进,中国新材料产业获得了发展动力。在产业政策的促进下,中国新材料产业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1年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达6.41万亿元,预计在2025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
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测试评价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3类平台建设方案已正式印发并启动建设;有关部门已完成核能材料、航空材料、航空发动机材料、新能源汽车材料、先进海工与高技术船舶材料和集成电路材料等6个生产应用示范平台,1个测试评价平台主中心,钢铁新材料、电子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稀土新材料等4个行业中心和浙江、湖南、四川3个区域中心和1个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共15个重点平台的招投标,重点平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目前,我国部分新材料领域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材料产业投资支持的是一些“点”,尚未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联动效应。国家更愿意把扶持资金投入到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民营企业虽然从政策上鼓励参与竞争,但从操作层面上看,民营企业进入国家大型项目壁垒重重。此外,作为发展主体的新材料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投资分散,成果转化率低,产业链不够完整。有些行业的新材料企业大多集中在中下游环节,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新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