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文:上海发布细胞治疗行动方案 产业规模长期有望达千亿 细胞治疗行业发展态势
据11月10日报道,上海市市科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联合发布《上海市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 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行动方案》提出,可积极推荐已上市细胞治疗创新产品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沪惠保”等惠民型商业医疗保险,力争到2024年,上海细胞治疗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细胞免疫疗法因其具备安全性好、缓解率高、疗效持久等特点,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之后的创新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细胞治疗可分为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及其他体细胞疗法。国金证券表示,2021年中国的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市场为267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2000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细胞治疗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细胞治疗行业发展态势
2017年接连有诺华的Kymriah、KitePharma的Yescarta这两个CAR-T疗法获FDA批准上市,意味着这项技术已经从临床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预示了这个领域的持续升温。
目前,在全球超过800个再生医学临床试验中,超过40%的项目属于免疫细胞疗法,仅细胞治疗应用于肿瘤治疗市场就有望在2030年达到300亿美元的规模。
而在国内,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开发也可谓如火如荼,截至目前,中国的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项目占全球的10%,而免疫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则占全球的1/3,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2018年5月,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由中科院研制成功,该装备将实现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诱导干细胞制备,对世界再生医学及其相关的细胞治疗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现如今,细胞治疗技术已经成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虽然国内细胞治疗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会对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产生负面影响的不规范现象。
为促进细胞治疗技术科学、有序地发展,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以规范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应用行为的政策和法规。2018年5月29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安排公示的通知》,2018年,“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拟立项项目共计30个,总经费5.85亿元,项目周期均为2019-2023年。
干细胞作为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技术,除国家经费支持外,近年来政策不断利好,市场潜力巨大,众多企业已开始抢滩布局。
细胞治疗行业发展现状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CAR-T产品销售额合计已达17.1亿美元,其中CD19产品合计15.5亿美元,CD19CAR-T销售额逐季增长。我国细胞治疗市场空间将由2021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584亿元,年均增速高达53%。
对细胞免疫疗法的研发机构进行划分,在肝癌领域,细胞免疫疗法的研发以初创型企业为主。综合各企业的研发团队与技术、资金实力及企业已有销售渠道来看,对于初创型医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处于早期、临床开发风险大,资金有限,且多无销售渠道基础,未来市场推广能力较弱。
但由于肝癌的细胞免疫疗法暂无大型药企涉足,目前的研发机构在销售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预计未来随着产品逐渐成熟、有利好的临床数据公布,将会有大型药企以合作或投资、并购的形式参与进来,推动细胞免疫疗法的销售与推广。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不同在于,它将治疗目标从肿瘤细胞转移到免疫细胞上面,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来治疗肿瘤,与传统治疗相比具有杀伤精准、副作用小、疗效持久、个性化程度高等优势。
此外,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记忆的特性,因此免疫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形成记忆型免疫,在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上具有显著优势。
预计我国CAR-T细胞疗法市场空间将由2021年的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288亿元;其他细胞治疗市场空间将由2021年的1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297亿元。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一群杀伤细胞中,T细胞才是主要参与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细胞,于是科学家开始把T细胞当作抗击肿瘤最重要的武器,这可以避免大量细胞因子的使用,极大的减少患者的治疗副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19-2025年中国细胞治疗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