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行业形势分析 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银行理财行业形势分析 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刚刚过去的10月,银行理财公司管理产品规模(仅以理财公司口径计,不含未迁徙的母行管理产品,下同)创下新高。
(相关资料图)
今年以来,理财市场出现回调,面临产品发行数量减少、收益缩水的窘况。2021年是银行理财业务“除旧立新”的关键之年,资管新规过渡期成功收官,2022年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回首过渡期这三年,银行理财在转型整改、谋求变革中稳步前行、量质齐升,连续三年位居“大资管行业”规模首位,净值化率快速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行业历经三年艰难探索,实现了回归本源、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迎来市场规模加速增长、行业格局全面重塑的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分析
当前固收类理财仍然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 27.35 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 93.83%。
银行理财公司正在持续多方面“修炼内功”提高竞争力,其中“试水”构建直销渠道便是尝试之一。截至目前,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已打造或正在打造直销App。
据Wind统计,2022年一季度,存量近3万只理财产品中,有超过1000只跌破净值。进入净值化时代,银行理财也并非稳赚不赔,投资者同样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挑选合适的产品。
从业绩来看,2022年三季度,全市场共有11625款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减少577款,其中开放式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由去年年底的3.95%下调至3.74%;封闭式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由去年年底的4.24%下调至4.04%。 进入四季度,中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陆续宣布对旗下部分理财产品进行调整,包括下调业绩比较基准、调整费率优惠以及对现金管理类产品进行整改等。
随着银行理财从扩大获客的“跑马圈地”模式,逐步向提升客户价值挖掘的“精耕细作”模式转变,如何提升产品布局能力,是银行理财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截至1H22末,76.4%的理财客户仅持有一家理财机构的理财产品,14.7%、8.9%的理财客户分别持有2家理财机构、3家及以上理财机构理财产品,整体呈现集中度较高的分布。但从边际变化上来看,持有3家及以上理财机构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年初提升1.7个百分点,持有2家机构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占比提升幅度为0.2个百分点,边际上呈现出多元化产品配置的趋势。
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