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看!梦天与天和在轨完成交会对接 2025年中国有望开启太空旅行
梦天与天和在轨完成交会对接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后续,将按计划实施梦天实验舱转位,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
2025年中国有望开启太空旅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了解,“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杨毅强在接受采访时提到,2025年中国有望开始亚轨道旅行,票价约200万到300万元人民币”。随即“2025年中国有望开启太空旅行”登上热搜,也引发大众对于中国航天商业化的期待。
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航天航空工程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09%。2015年至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着2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未来3年,产业将继续以超20%的增长率进行扩张。
商业航天制造发展机遇极大
航天航空工程产品精度也很高,飞机零部件的技术参数达到 10-7 量级,相比较,一辆汽车的零部件技术参数为 10-4 量级。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 韩国等国,已经将飞机及其零部件制造列为高技术产业,我国在 2006 年也将飞机 制造业列为了优先发展的高技术行业。
在政策红利叠加资本热潮带动下,国内商业航天正由制造驱动的“1.0时代”迈向应用牵引的“2.0时代”,株洲抓住机会能大有可为。
航空航天制造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是先进技术高度密集的行业之一,代表一个国家整体制造业的水平。在智能制造大趋势的影响下,航空航天制造业也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压力与挑战,智能制造显然已经成为我国航空航天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因其处于装备制造业的最高端,所以对加工设备、工具以及工艺等都有极高的要求。如何推进航空航天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实现高效、高精加工,已成为行业关注重点。
航天航空工程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航天产品体系进一步优化,航天产品应用和服务领域逐步拓展。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航天产业呈现以下趋势:运载器及其技术继续向满足大吨位、高可靠性、高环保性及强适应性的方向发展,同时向低成本、快速响应方向发展;卫星向高可靠、长寿命、高空间与时间分辨率、大容量、高速率方向发展;人类逐步突破地球轨道载人航天技术,正在向载人深空探测发展。
世界航天产业发展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但2008年以来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美国航天基金会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航天经济总量从2008年的2 57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4470亿美元。
主要航天国家在航天领域的投资规模总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政府投资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的政府开支减少了1.2%,说明整个航天产业蕴藏的内生活力仍在逐步释放。2020年,商业活动继续在航天经济总量中占据大头。商业航天产品与航天航空工程服务收入为2 194.4亿美元,占比达49.1%。
商业基础设施与保障活动占据了1 372.3亿美元,占比为30.7%。此外,航天发射活动次数有所增加。2021年上半年,全球共成功进行了61次航天发射,而2020年前6个月是45次,2019年同期是41次。
更多行业消息,请点击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航天航空工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